提起對直升機的認知,許多中國人還只停留在影視作品里。受低空空域政策等多重因素影響,直升機在中國的應用遠未普及。實際上,作為20世紀人類航空技術極具特色的創造之一,直升機極大地拓展了飛行器的應用范圍。憑借其較高的靈活性、多用途性和可在較小地方垂直起降等特點,直升機可廣泛用于醫療救助、震災救援、警務執法、護林防火、短途運輸、公務航空等多個領域,為人民生產生活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和全新的空中解決方案。
緊急醫療服務
近年來,諸如“救援直升機緊急轉運山體滑坡重傷兒童”、“直升機80分鐘跨省救援危重傷員”等新聞屢屢見諸媒體。這使得直升機逐漸走進國人的生活視野。中國作為自然災害及高速公路事故頻發的國家,建立健全完善的直升機緊急醫療救助(HEMS)體系的呼聲日益高漲。特別是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大城市道路擁堵狀況日益嚴峻,直升機在緊急醫療救助(EMS)方面的優勢更加凸顯。
直升機緊急醫療服務的首要任務就是快速、高效地將醫療團隊運送到病患身邊,并及時將危重病人及時送往附近醫院救治。其次,直升機還是危重病人轉院運輸的最佳工具。直升機緊急救助是地面急救運輸工具速度的三到五倍,極大地擴大了醫院救助病患的范圍,提升了危重病人救助的成功率,最大限度地挽救病患的生命,增加了醫療服務的有效性。憑借速度快、效率高、綜合執行能力強,直升機更適用于地形復雜地區或道路交通擁堵的城市中心的緊急醫療救助。
相較于歐美發達國家,中國直升機緊急醫療服務尚處于起步階段。2015年九九九空中救護與空客直升機公司簽約訂購7架空客H130直升機用于航空醫療救援。目前,九九九空中救護聯合全國近40家直升機運營商,共同搭建幾乎覆蓋全國所有省、市、自治區的高速公路及國、省道的立體化全國道路交通空中救援網絡,為全國人民提供航空醫療救援服務。
隨著近年來國民經濟穩步增長,中國緊急醫療服務直升機市場迅猛發展。根據《2018年亞太地區民用直升機機隊報告》顯示,中國內地緊急醫療服務直升機隊規模實現了60%的巨大增長,一舉超越澳大利亞成為亞太地區第二大緊急醫療服務直升機市場。
提到直升機緊急醫療服務的發展,除了政府的扶持及完善醫療救助體系的構建外,勢必離不開航空制造業的努力與探索。作為世界領先的直升機制造商,空中客車直升機一直致力于推動直升機緊急醫療救助的發展,在HEMS領域積累了40余年的經驗,提供一系列全球知名機型從事緊急醫療服務(從輕型單發H125和H130到輕型雙發H135和H145)。速度快、可靠性高、機艙寬敞、操作便捷、可在任意地點起降、運營成本低等特點,使得空中客車直升機產品占據了全球直升機緊急醫療救助市場約60%的市場份額,擁有超過300個客戶。其中以3~4t級的輕型雙發直升機H135和H145更受青睞,共占據全球HEMS市場份額的40%,遙遙領先于其他型號產品。
空中客車直升機H135憑借多功能機艙設計和高安全性成為首選。寬大的機艙和足夠的有效載荷可執行危重病人轉院飛行。絕佳的駕駛艙視野、緊湊的外部結構、高置的主旋翼和涵道式尾槳系統保證了飛行員的操作安全以及成為同級別中最安靜的直升機。H135有多種緊急醫療救助內飾選擇,包括單病患、雙病患,或重病護理轉運。
值得一提的是,為滿足中國對直升機緊急醫療服務市場的快速增長,空中客車直升機與中國合作伙伴共同在青島建立了歐洲之外的首條H135直升機總裝線,這也是由西方直升機制造商在華建立的首條直升機總裝線。該總裝線于2019年4月落成投入運營,進一步拓展了空中客車直升機的工業足跡,加深了其與中國的合作伙伴關系,開啟了中歐合作的新篇章。
空中客車H135青島總裝線的建立和運營是基于2016年空中客車直升機與中國合作伙伴簽訂的100架H135采購框架協議。自2019年起,這100架中的95架直升機將在青島總裝線完成組裝。首架由青島總裝的直升機計劃于2019年下半年下線。總裝線運營初期年產能18架,為滿足未來發展,年產能將翻一番。
此外,空中客車直升機H145經過多次產品革新升級后,擁有同級別產品中最寬敞的客艙和更多的有效載荷,是醫院間轉運的最佳選擇。H145高置的涵道式尾槳保證了病患通過側滑門或蚌殼式后開門上下機艙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此外,得益于座艙內的多功能選裝設備,H145可以快速從緊急醫療救護任務轉換執行災難救援、山區和海上搜救等任務。
按照國際每百萬人口擁有EMS直升機架數的方式計算,中國這一指標近乎為零。由此可見,直升機在緊急醫療救助領域的應用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特別是隨著中國低空空域的逐漸開放及直升機應用領域的逐步發展,直升機在中國從事社會緊急服務方面蘊藏著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
公共服務
災害管理和應急搜救是直升機公共服務任務領域的主要應用體現。直升機以其反應迅速、機動靈活、自由懸停、小面積垂直起降以及活動半徑大等特點在災情勘察、搶險救助、災后重建等一系列救援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直升機應急救援體系發展較為成熟和完善。
2008年中國汶川地震救援期間,全國出動30余架直升機,累計飛行千余架次,為災后搜救鋪設了“生命通道”。這使得直升機災害管理和搜救應用逐漸為國人所了解,開啟了“中國直升機救援元年”。
執行應急救援任務的直升機通常需要搭載多種搜救設備及長時間的懸停,同時還面臨極端惡劣天氣的挑戰及諸多不確定因素,包括具體搜救人數及準確搜救地點等。因此,搜救任務對直升機的航程、續航、有效載荷和操縱穩定性都有著極高的要求。通常都由中大型直升機來執行相關任務。其實,在汶川地震救援中,中國交通運輸部海上救撈局、中信海直和香港特區政府飛行服務隊等國內經驗豐富的直升機運營商都派出了專業搜救直升機參與救援。他們所運營的正是直升機搜救領域享有盛譽的空中客車海豚系列和超美洲豹系列直升機。
作為全球直升機搜救運營商的典范,香港特區政府飛行服務隊于2018年6月接收了全球首批公共服務配型的空中客車H175直升機,成為世界首家運營這一全新構型H175的運營商。而這款全新的超中型直升機是中法兩國于2005年啟動的從研發、生產到售后支持全周期的工業合作項目。其獨特的合作方式在于,雙方在中法兩國分別建立的總裝線完全基于同一平臺,以50對50的工作份額共同生產1000架這一7噸級超中型直升機,滿足中國及全球客戶的需求。
此外,消防及警務執法也是直升機公共服務任務的主要應用體現。特別是近年來我國森林防火面臨嚴峻局勢,其中森林航空消防作為林區裝備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森林防火的優先發展方向。具有吊桶功能及適宜高海拔的直升機可謂森林防火的利器。在警務航空領域,直升機在完成空中巡邏、警力運輸、搶險救災、交通疏導及空中指揮等多種警務任務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些都得益于直升機在機動性和靈活性等方面的優勢。
目前,中國在增強直升機搜索與救援(SAR)、緊急醫療服務(EMS)、消防以及環境監測等領域的任務執行能力方面有著強烈需求。隨著中國逐步放開低空限制,中國直升機市場發展迅猛,在過去五年里,中國直升機機隊規模以平均20%的年增長速度發展。預計到2022年中國民用直升機機隊規模將超過1500 架。在不久的將來,將有更多的直升機走近中國公眾的視野,更好地服務于中國民眾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微信訂閱號
微信小程序